所有影视剧和小说,都有正派、反派、中立。所有历史剧,只有两种模式:昏君模式 和 奸臣模式。奸臣模式:上面是明君,但下面奸臣使坏。昏君模式:上面是昏君,但下面忠君爱民。《大明王朝1566》比较有意思,里面没一个好东西。
皇帝:喜欢玩权术,大修土木,寻仙求道,劳民伤财。严党:祸国殃民,典型的奸臣,视百姓如蝼蚁。清流:都有各自的小算计,为了搞死严党,不择手段,视百姓如蝼蚁。
胡宗宪、张居正… 看着好像比较正面,但也是坏事做尽,心狠手辣。
胡宗宪,横征暴敛,贪污藏私,勾结严党,奢侈无度,喜欢日人,以嫪毐自居。
张居正,搞人能手,搞死政敌,夺取首辅之位,位极人臣,为达目的,不择手段。
海瑞,看起来是个好人,但这货纯纯一大变态,尽忠如蝼蚁,尽孝似禽兽。
《万历十五年》作者对海瑞的评价是:凡父子争执,必判子输;凡富穷诉讼,必判富人失败。在打击豪强同时,也误信大量诬告,任何时候都在不停地审判,竭力地用刑,而且是酷刑,搞得社会很恐慌。
全员恶人,还有少数死变态,这才是真实世界。
回溯历史,姬家早就觊觎商朝的地盘,处心积虑,多年谋划,终于弄死帝辛,夺了天下。
战国大乱斗,各个都想称王称霸,统一天下,你杀我,我杀你,打来打去,没完没了。
嬴政、刘邦、李渊、赵匡胤、朱元璋… 什么天下苍生,什么江山社稷,这天下是老子的,只要当了皇帝,所有人都得给老子跪下。
珍馐美味随便吃,人随便日,生杀夺予,全凭心情,哪有比这更爽的事情。
当兵,要么是为了混口饭吃,要么是被强行拉去做壮丁。
当官,就是为了当人上人,升官发财,光宗耀祖。
匡衡,凿壁偷光,小学课本的意思是这人很上进,但这货长大后是个大贪官,陷害同僚,儿子醉酒杀人…
李绅,小学课本有他的诗《悯农》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当官之后,鱼肉百姓、奢靡无度、欺软怕硬,干了很多坏事。
欢迎来到,真实动物世界。
当兵要么是为了混口饭吃,要么是被强行拉去做壮丁;当官,就是为了当人上人,升官发财,光宗耀祖。历史中的影视剧、小说,正派、反派、中立派,往往都围绕着两种模式展开——昏君模式和奸臣模式。
在奸臣模式中,上面是明君,但下面有奸臣作祟。昏君模式则是,上面是昏君,下面有忠臣爱民的存在。比如《大明王朝1566》这部剧,里面没有一个好东西,所有人物几乎都充满了各自的小算计。皇帝热衷玩权术,大修土木,寻仙求道,最终劳民伤财,典型的“奸臣”视百姓如蝼蚁。剧中的人物如胡宗宪、张居正,看似正面,实际上也是坏事做尽,心狠手辣。胡宗宪横征暴敛、贪污藏私、勾结严党,奢侈无度;张居正搞人能手、搞死政敌、夺取首府之位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。
再看海瑞,表面上是忠良,但有点变态。尽忠如蝼蚁,尽孝似禽兽。《万历十五年》中的海瑞,被作者评价为“凡夫子争执,必判死书;凡富穷诉讼,必判富人失败”。他在打击豪强的同时,也制造了大量的冤屈和诬告,用尽酷刑,使得社会充满恐慌。真正的历史,往往是“全员恶人”,还有少数死变态。
回溯历史,从姬家夺天下开始,历史上那些争霸的王者,个个都是心思缜密、处心积虑地谋划着自己的权力。战国时代,各国纷争,嬴政、刘邦、李渊、赵匡胤、朱元璋等,个个为称霸天下而拼命,最终打来打去,统治了大江南北。所谓“天下苍生,江山社稷”,这天下其实是他们的,一旦当了皇帝,所有人都得给他们跪下,珍羞美味随便吃,生活全凭心情。
同样的,当兵也是如此,或者是为了混口饭吃,或者是被强迫当壮丁;当官就是为了升官发财,享受权力和地位。这些故事讲的,往往是个人欲望与权力的较量。在历史中,“匡衡凿壁偷光”的故事看似是个励志典故,但如果追溯下去,匡衡的“上进”却成为了日后的大贪官,他通过陷害同僚,为自己谋取私利。李琛的《悯农》是小学课本中的经典,但他当了官后,却鱼肉百姓,欺软怕硬,做了不少坏事。
这就是历史的真实面目。它没有美化的英雄,只有在人性和权力的博弈中,被掩藏的贪欲与腐化。权力、贪婪和虚伪常常交织成历史的主旋律,而我们所看到的,只是这些真实背后的一小部分。
本期内容就到这里,我是天玑,江湖再见。
-------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
发布时间: 2025-03-15 01:03:00
最后更新: 2025-03-20 22:03:07
本文标题: 全员恶人 真实世界
本文链接: https://liuliange.github.io/archives/c1c7342a.html
版权声明: 本作品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